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

19年前下窨井救人 19年后勇救溺水者 见义勇为赢赞誉

19年前下窨井救人 19年后勇救溺水者 见义勇为赢赞誉

  近日,在汾河景区南固碾段,一位残疾人士勇救溺水者的义举赢得众人赞叹。8月2日,记者找到了这位见义勇为者——十三冶退休工人张中正。令人感动的是,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挺身而出。19年前,他就曾因下窨井救人获得过表彰。

  汾河遇险

  遇险者小安(化名)向记者讲述了惊魂一刻。

  7月30日下午5时30分左右,他和朋友来到汾河景区南固碾段西岸,打算游向河中央“1号岛”,全程距离有300多米。

  “1号岛”是位于汾河河道的无名小岛,被游人们称为“1号岛”。该岛靠近东岸,朝东的河水浅,人可蹚水上岛,是不少游人喜欢去的地方。

  这是小安今年第二次到汾河游泳,第一次来,未敢下水。

  朋友刚下水便觉不适,折返。小安仗着有“跟屁虫”的保护,继续前行。

  然而,仅游出约100米,他便突感呼吸困难、体力不支,只能抱住“跟屁虫”大声呼救。此时,距离“1号岛”尚有200多米。

  “挣扎了快半小时,没人听见……”小安回忆时仍心有余悸。他勉强挣扎到一处浅水区,不料双脚又被水草缠绕,“当时真觉得出不去了!”

  绝望之际,“1号岛”上一个身影跃入水中,快速向他游来。

  转危为安

  那个身影,正是57岁的张中正。从小在迎新街一带长大的他,对汾河十分熟悉。当时,他正与朋友在“1号岛”上休息。

  “隐约听到呼救声,我赶紧起身,看到有人在水里挣扎!”张中正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下水,奋力向小安游去。凭借过硬的游泳技术,他迅速靠近并稳住惊慌失措的小安,防止其呛水,随后拖带着他安全游回西岸。

  当两人成功上岸,围观人群才惊讶发现,这位救人英雄走路竟一瘸一拐——张中正年轻时因右腿股骨头坏死落下二级残疾。尽管行动不便,他却从未放弃锻炼,游泳成为他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。正是这份坚持,让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,挽救了小安的生命。小安对张中正感激涕零,现场群众无不为他的勇敢与坚韧动容、点赞。

  英雄本色

  记者了解到,张中正的见义勇为并非偶然,早在19年前,他就因见义勇为而受到过表彰。

  2006年4月5日下午5时,在迎新街太钢医院门口,两名工人在清掏污水窨井时遭遇沼气中毒被困。途经此地的张中正了解情况后,毅然穿过围观人群下井施救,成功救起其中一人。当年,他的英勇事迹被不少媒体所报道。

  同年12月19日,他因此被市见义勇为协会表彰,荣获三等奖。至今,他家中仍珍藏着当年的荣誉证书、奖章和合影,置于醒目位置。

  朴实心声

  采访中,记者跟随张中正重返汾河景区。当人们听说他就是前几天救人的英雄时,有人问他:“对方有没有表示?给了多少?”

  张中正的回答朴实而有力:“老张穷是穷,但救人绝不是为了钱!”

(责编:张凯)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

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

国家卫健委:今起 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

国家卫健委:今起 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

浓烟滚滚!胡塞武装击中以色列第二大机场

浓烟滚滚!胡塞武装击中以色列第二大机场

  边疆小镇绽放幸福花

  ——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边疆小镇绽放幸福花 ——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边疆小镇绽放幸福花 ——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西藏绿色电力首次跨区域输送至上海

西藏绿色电力首次跨区域输送至上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