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汾河景区南固碾段,一位残疾人士勇救溺水者的义举赢得众人赞叹。8月2日,记者找到了这位见义勇为者——十三冶退休工人张中正。令人感动的是,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挺身而出。19年前,他就曾因下窨井救人获得过表彰。

汾河遇险
遇险者小安(化名)向记者讲述了惊魂一刻。
7月30日下午5时30分左右,他和朋友来到汾河景区南固碾段西岸,打算游向河中央“1号岛”,全程距离有300多米。
“1号岛”是位于汾河河道的无名小岛,被游人们称为“1号岛”。该岛靠近东岸,朝东的河水浅,人可蹚水上岛,是不少游人喜欢去的地方。
这是小安今年第二次到汾河游泳,第一次来,未敢下水。
朋友刚下水便觉不适,折返。小安仗着有“跟屁虫”的保护,继续前行。
然而,仅游出约100米,他便突感呼吸困难、体力不支,只能抱住“跟屁虫”大声呼救。此时,距离“1号岛”尚有200多米。
“挣扎了快半小时,没人听见……”小安回忆时仍心有余悸。他勉强挣扎到一处浅水区,不料双脚又被水草缠绕,“当时真觉得出不去了!”
绝望之际,“1号岛”上一个身影跃入水中,快速向他游来。
转危为安
那个身影,正是57岁的张中正。从小在迎新街一带长大的他,对汾河十分熟悉。当时,他正与朋友在“1号岛”上休息。
“隐约听到呼救声,我赶紧起身,看到有人在水里挣扎!”张中正没有丝毫犹豫,立即下水,奋力向小安游去。凭借过硬的游泳技术,他迅速靠近并稳住惊慌失措的小安,防止其呛水,随后拖带着他安全游回西岸。
当两人成功上岸,围观人群才惊讶发现,这位救人英雄走路竟一瘸一拐——张中正年轻时因右腿股骨头坏死落下二级残疾。尽管行动不便,他却从未放弃锻炼,游泳成为他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。正是这份坚持,让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,挽救了小安的生命。小安对张中正感激涕零,现场群众无不为他的勇敢与坚韧动容、点赞。

英雄本色
记者了解到,张中正的见义勇为并非偶然,早在19年前,他就因见义勇为而受到过表彰。
2006年4月5日下午5时,在迎新街太钢医院门口,两名工人在清掏污水窨井时遭遇沼气中毒被困。途经此地的张中正了解情况后,毅然穿过围观人群下井施救,成功救起其中一人。当年,他的英勇事迹被不少媒体所报道。
同年12月19日,他因此被市见义勇为协会表彰,荣获三等奖。至今,他家中仍珍藏着当年的荣誉证书、奖章和合影,置于醒目位置。
朴实心声
采访中,记者跟随张中正重返汾河景区。当人们听说他就是前几天救人的英雄时,有人问他:“对方有没有表示?给了多少?”
张中正的回答朴实而有力:“老张穷是穷,但救人绝不是为了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