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连日来,光华街社区书记刘凯丽带着工作人员、法律顾问、物业负责人,在各小区“摆摊”,面对面倾听居民们的诉求。大家提出的大事小情,现场都有回应。
8月1日清早,和平南路117号院的小广场上,摆了一排“办公桌”,社区、物业的工作人员及专业律师早早到来,等着居民来说事。
“现在小区里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了,社区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,新添一处车棚?”“楼道灯坏了好几盏,应该尽快摸排、维修。”居民温大娘头一个“光顾”,一口气说了好几件事。
温大娘是社区网格党支部的党员中心户,常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,手头掌握的情况多。
社区书记刘凯丽边听边记,还不时与旁边的物业负责人交流几句,马上安排专人解决。见事情都有了结果,温大娘满意地起身离开。
紧接着,居民张大娘过来,坐在律师面前。“儿子买的这套房,但与原房主出现了纠纷,‘大红本’一直没办下来。具体细节,我和你们说说……”张大娘说。
律师看完当时所签的房屋交易协议等资料后,建议老人走法律途径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“摊位”前的人气越来越旺,居民们所说的,都有专人记录,事后梳理后列出“需求清单”,由社区组织相关单位商讨解决方案。这种方式,方便了居民,也让“被动等诉求”变成“主动找问题”。
刘凯丽表示,会持续开展这一活动,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。
(责编:张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