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

微纪录片《铁证1956—太原审判始末》

微纪录片《铁证1956—太原审判始末》

  8月14日晚,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、太原日报社历时两个月精心制作、联合出品的微纪录片《铁证1956——太原审判始末》上线,为人们揭开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。

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80年前的今天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在太原,有这样一段历史值得铭记。1956年,一场关于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,令侵华日军在“太原工程队”犯下的累累罪行得以公开。

  2007年6月,本报记者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退休教授刘林生提供的线索,在杏花岭区新开南巷一处厂房后院内,找到了遗迹尚存的侵华日军“太原工程队”旧址,并对当年那段历史展开深入挖掘采访。报道刊发后,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。在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下,旧址作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保留下来。

  “太原工程队”虽名为工程队,实为侵华日军为掩人耳目在太原建立的战俘集中营。它是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战俘集中营,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至今的侵华日军建立的战俘集中营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从1938年6月建立到1945年8月结束的7年间,在这里关押的抗日军民超过10万人。太原解放后,这里被用作日本战犯管理所。

  1956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组建后,在太原、沈阳两地对日本战犯进行公开庄严审判。在铁证面前,45名日本战犯全部低头认罪。这是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,首次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,独立审判外国侵略者的历史大事件。

  历史不容忘却,正义不会迟到。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,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、太原日报社推出此纪录片,以翔实的档案为骨,以鲜活的史实为肉,讲述历史真相,呼唤珍惜和平。

(责编:田洲)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渤海中部海域一货船与一渔船相撞 国务院安委办派工作组指导救援处置

渤海中部海域一货船与一渔船相撞 国务院安委办派工作组指导救援处置

美国防部更名为“战争部”

美国防部更名为“战争部”

康渝高铁安康汉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

康渝高铁安康汉江大桥拱肋顺利合龙

整合公交资源配置 9月7日起S7路、77路公交车线路调整

整合公交资源配置 9月7日起S7路、77路公交车线路调整

阴雨暂歇气温回升 为市民带来干爽舒适的秋日体验

阴雨暂歇气温回升 为市民带来干爽舒适的秋日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