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

西藏硕督狮子舞—— 高原狮舞 舞出红火(我与非遗)

西藏硕督狮子舞—— 高原狮舞 舞出红火(我与非遗)

舞者表演硕督狮子舞。记者 吕九海摄

邓巴阿尼和舞者们在团结广场。记者 安博文摄

邓巴阿尼带领团队赴北京参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昌都轮展表演。受访者供图

小朋友聚集在狮头边玩耍。记者 鲜敢摄

邓巴阿尼展示第一代舞狮服装。记者 吕九海摄

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,邓巴阿尼(右)指导学生们跳狮子舞。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摄

硕督镇硕督村,匠人正在绘制狮子舞墙画。受访者供图

邓巴阿尼家中,硕督狮子舞获得的荣誉。记者 安博文摄

扫码观看视频

腾挪、闪扑、跳跃、翘首……鼓点铿锵有力,狮舞灵动生风。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团结广场,舞者们驾驭红狮表演狮舞,引得村民们鼓掌欢呼。每到喜庆丰收的日子,这样热闹的狮舞都会上演。

洛隆县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,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。当地百姓将热巴舞、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,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——硕督狮子舞。2024年,硕督狮子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狮舞表演中,负责打鼓的是投身狮子舞50余年、今年72岁高龄的第四代传承人邓巴阿尼。过去生活条件有限,没什么闲钱购置舞狮道具,邓巴阿尼就自己动手,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,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。“后来生活条件好起来了,政府给了很多支持,现在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、有了一块小型排练场,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。”邓巴阿尼说。

近几年,硕督狮子舞技艺不断演变创新,也逐渐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。2022年,由狮舞改编的舞蹈剧《吉韵硕督》登上了西藏电视台藏历新年联欢晚会。2023年,硕督狮子舞在“藏博会”昌都馆成功上演。今年5月25日,在北京举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昌都轮展开幕式上,邓巴阿尼带着硕督狮子舞惊艳亮相。演出结束后,他难掩激动之情,还唱起了《北京的金山上》,“能为北京的群众表演我们的狮子舞,我非常自豪”。

如今,邓巴阿尼腿脚已有不便,硕督狮子舞的接力棒传到了他的儿子洛松江村手里。“我很喜欢跳狮子舞。这个舞传承了很多年,每一段狮舞都是在讲述不同的故事,很有意思。”洛松江村说。

平时,洛松江村带着徒弟们打磨动作、修改配乐、细化编排,融合了汉藏两地不少表演特色:领头演员穿藏族服装,舞狮演员戴汉族面具;狮子跳跃时,第一个动作是向前走两步,再向后退三步,这是第一代狮舞传下来的设计。农闲时,他便带着徒弟给乡亲们表演,有时也受邀去各地演出,“去过拉萨、北京,一次演出来回四五天,会给我们一些补贴”。

和许多非遗类似,硕督狮子舞也面临传承发展的问题。洛松江村向记者介绍,现在狮舞团队还有7位徒弟坚持演出。他的3个孩子自幼浸润在狮舞的环境中,对此颇有兴趣,9岁的大儿子已经学会了不少基础动作。这几年,邓巴阿尼借着“非遗进校园”推广这项传统技艺,给硕督镇小学等地的学生讲解狮子舞的动作要领,还办起了狮子舞兴趣班,深受孩子们喜爱。

现在,洛松江村希望有个更大的训练场地,让更多狮舞爱好者能在这里“施展开拳脚”。“爸爸和我说,要把硕督狮子舞传下去。我希望再收几个徒弟,将来有更多机会展示我们的非遗。”洛松江村说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《窗外是蓝星》,咱们影院见!

《窗外是蓝星》,咱们影院见!

点亮盛世星河!《窗外是蓝星》今日上映

点亮盛世星河!《窗外是蓝星》今日上映

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范兆森主持并讲话

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范兆森主持并讲话

普京:俄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

普京:俄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

涵盖49个市县 我省发布"三个一号"旅游公路沿线美食

涵盖49个市县 我省发布"三个一号"旅游公路沿线美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