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网讯 11月15日下午,来自南通、今年56岁的花先生来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,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,度过了一场特殊的“20岁”生日。这场生日会不仅是对花先生在该院接受肝肾联合移植手术20周年的纪念,更是对他与“第二故乡”医护人员之间深厚医患情谊的一次见证。
王呈 钱小蔷 摄
下午2时,距这场特殊的生日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,花先生就来到江大附院外科大楼五楼远程会诊中心。虽然多年未见,但当看到陆续进来的10多名当年照护过自己的医护人员站在面前时,他不仅能不假思索准确地叫出对方的名字,还针对大家的变化给出幽默评价:“朱主任没什么变化”“你还是那么帅气”“他倒是胖了不少”……
时间,没有带来距离感和陌生感,随着思念的叠加,反而给这次相见增添了更多温馨与亲密。
本报2004年报道截图
之所以能有如此融洽的氛围,还得从20年前说起。现场,当年参与救治的医生——江大附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瞿建国通过一组照片,与大家一起重温花先生的救治之路。
2004年9月29日,肝肾功能衰竭的花先生,在江大附院接受了全市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。为了能够保住花先生的生命,院方精锐尽出,来自10多个科室的数十名医护人员,并肩踏进这一生命的考场,全力守护。40多天后,救治团队不分昼夜全力付出,收获了满分答卷——11月10日,花先生各项体征平稳,顺利出院回家。
这场手术不仅打破了镇江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领域的空白,让花先生重获新生,同时也开启了一段持续至今的感人医患故事。
这20年,有一本笔记本一直被花先生所珍藏。翻开笔记本,其中31页,都有不同医生、护士留下的祝福话语,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:“镇江是你的第二故乡,江大附院是你的家,我们就是你的兄弟姐妹。记住,有空常回家看看。”
这段话,是医护人员的真情流露,也是花先生的内心所想。这些年,花先生一直牵挂着镇江的“家人”,每年护士节、春节等节日,他都会给当年的医护人员寄明信片,写道:“今年,我1岁了 ”“现在,我2岁了”……而江大附院的医护人员,也一直惦念着这位特别的患者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时常联系,在精神上给予了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。
不久前,瞿建国与大家分享了一封花先生寄来的信件,当从信中看到他对大家的思念与感激时,众人提议邀请花先生来镇过“20岁”生日。
“如今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、认真生活,不仅学会了摄影,还坚持每天游泳。”生日会现场,花先生几度哽咽,他说,任何时候,自己都没有忘记镇江医护人员的真切关怀,是医护人员给了自己勇气,去迎接一次次挑战。(钱小蔷 孙卉 记者 杨泠)
责任编辑:王含